一品楼凤qm论坛_唐人阁论坛官网入口_QM品茶坊阁楼_群狼谷全国论坛

關于將聽障兒童體育教學與感統(tǒng)訓練有效結合的調研報告

◎長治市聾兒康復教育中心 王軍 逯海平 王麗艷

  一、概述

  感覺統(tǒng)合訓練是由西方學者提出的一項現代科學訓練理論和方法的集合,主要是有意識地加強人的各種器官的鍛煉,調動其感受外界信息,加強大腦對信息的加工處理能力,實現人體的感覺提升和快速應變。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感覺統(tǒng)合訓練,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功能,提升學生的手腦協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

  二、開展感統(tǒng)訓練的目的

  感統(tǒng)訓練的主流方式是通過多媒體技術,為感統(tǒng)失調的兒童營造出虛擬的康復訓練環(huán)境,包含多種訓練項目,結合實物訓練器材,有效提高兒童的觸覺、前庭感覺和本體感受,實現大腦與身體各種機能的聯系與協調,從而促進兒童大腦和機體的發(fā)育。

  感統(tǒng)訓練注重兒童感覺和動作的發(fā)展,幫助兒童與環(huán)境產生互動,幫助兒童通過觸覺、聽覺、視覺等去認識物體的形狀、顏色、質地和聲音,去認識自身與環(huán)境的關系,以此發(fā)展動作能力、應變能力、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

  感統(tǒng)訓練有助于改善聽障兒童常見的一些問題,在多年的實踐中,我們針對聽障兒童的個體情況制定了系統(tǒng)的訓練方案,使他們在活動中增強了肺活量及呼吸肌收縮力量,以便其更好地調控發(fā)聲時的呼吸;將合理分配、集中和適時轉移注意力,提高聽障兒童的課堂適應能力,提高學習效果;同時,感統(tǒng)訓練也改善了聽障兒童身體健康狀況,增強了他們的主動性和膽量。

  感覺統(tǒng)合訓練有利于增強聽障兒童的體質、發(fā)展聽障兒童的智力,幫助感覺統(tǒng)合失調兒童和殘疾兒童融入主流教育。感覺統(tǒng)合訓練對聽障兒童心理發(fā)展有積極影響:有助于培養(yǎng)聽障兒童愉悅的心情,使其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促使注意力集中;幫助建立自信;提高語言能力;培養(yǎng)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競爭、團結、協作的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團體適應能力。

  三、在體育教學中開展感統(tǒng)訓練的必要性

  通過對隨班就讀的聽障兒童的觀察、評估,并對其家長、教師進行訪談,了解到大部分聽障兒童存在: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膽小、怕黑、黏人、愛哭、語言發(fā)展遲緩、固執(zhí)、身體協調和精細動作不良等問題。經調查,聽障兒童感統(tǒng)失調率明顯高于健聽兒童,因此開展學齡前聽障兒童的感覺統(tǒng)合訓練十分必要。

  考慮到在多數聽力語言康復機構普及一對一的感統(tǒng)訓練不現實,體育教學可昨晚普及感統(tǒng)訓練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感覺統(tǒng)合訓練尤其是對前庭刺激性的輸入,能夠優(yōu)化動作協調能力,以促進聽障兒童康復。個案分享:

 。ㄒ唬﹛x,女,5歲,通過觀察與評估,確定孩子的前庭平衡失調和大腦雙側分化異常,比較多動,注意力差,自控能力差。我們通過“袋鼠跳”(讓孩子站在袋中,雙手提起袋邊,雙腳同時向前跳)項目強化前庭刺激,控制過敏信息。具體實施: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b.撤銷身體指導,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離。在a階段給予全程身體指導,直至技巧純熟。通過訓練,孩子的問題得到了明顯改善。

 。ǘ﹛x,男,4歲,通過觀察與評估,確定孩子動作企劃能力差、方向感差,容易迷路。針對孩子的情況,我們?yōu)槠渲贫恕疤邼L動的球”方案,讓孩子邊跑邊踢滾到他腳下的中型或小型球。具體實施:a.先用中型球練習,技巧熟練后再用小型球練習;b.開始時訓練人員以極慢的速度把球滾到孩子腳下并示意孩子踢球。c.必要時可給予適當的身體幫助及提示,如訓練人員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著他的身體,一手(或腳)推動他的右腳。通過階段訓練,孩子的動作企劃能力,方向感都有明顯改善,自信心明顯增強。

  當前國內外所實行的感覺統(tǒng)合訓練以體育游戲為主,使孩子們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主動參與其中。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培養(yǎng)聽障兒童觸覺、平衡覺,還能進一步調節(jié)其手眼協調能力,開發(fā)身心潛能與智力,也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在此過程中,聽障兒童本體感覺與掌管相關功能的神經將會進行多次統(tǒng)合協調,聽障兒童運動協調性、注意力的集中、情緒穩(wěn)定性等問題將會得到改善。

  四、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感統(tǒng)訓練

 。ㄒ唬┯柧氄J知程度的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注重讓感覺統(tǒng)合訓練和體育教學活動的融合,提升二者之間的融合程度,使得課程在開發(fā)兒童智力的同時,增強兒童的身體機能。還要防止各項體能運動項目都能開展感覺統(tǒng)合訓練的錯覺。想要在特殊教育的教學中充分將體育教學與感統(tǒng)訓練相結合,需要深入分析體育教學的知識內容,確定感覺統(tǒng)合訓練的整體目標,并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調整,選出有效適合低齡聽障兒童的體育活動類型以及教學方式。

 。ǘ┘訌妭別化教學

  體育學習的結果主要表現在體能的增強、技能的掌握和行為態(tài)度的改變等方面。低齡特殊教育的體育日常教學中,將感覺統(tǒng)合訓練放在核心位置,借助相關器械,通過集體化教學,從中認識到聽障兒童個體之間的差異,根據聽障兒童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訓練,根據訓練反饋對訓練內容進一步進行設計。如:

  1.扔球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遠的地方

  適用年齡:3—4歲

  幫助給予:(1)開始時如果孩子不領會扔球的動作,可手把手地教;(2)給孩子在前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她)要扔的距離;(3)為鼓勵孩子嘗試,可在線的旁邊放一玩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

  2.扶物能單腳站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扶著椅子或家長手握的棒子單腳站立5秒。

  適用年齡:3—4歲

  難度設置及幫助給予:a.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5秒,然后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b.讓孩子自己嘗試5秒內(可用數數提醒)不要把腳放下;c.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長雙手握住棒的兩端,孩子則抓住中間重復以上步驟。

 。ㄈ⿲I(yè)知識技能的訓練

  感覺統(tǒng)合的訓練所涉及的知識比較繁雜,不僅和生理學有著一定聯系,還和訓練學等息息相關。所以在進行感覺統(tǒng)合訓練時,老師們必須要有較強的專業(yè)知識技能。現階段,在聽障兒童教學課堂中,大部分的特教老師專業(yè)知識理論的掌握程度比較高,但在感覺統(tǒng)合訓練實踐上仍然存在著誤區(qū)。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將感覺統(tǒng)合訓練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學過程中,系統(tǒng)開展訓練活動。

  總之,聽障兒童普遍存在感覺統(tǒng)合失調問題,對于其學習、成長將造成負面影響。需要特教老師、家長引起重視,通過科學方式的運用實現體育教學及感覺統(tǒng)合訓練的有效結合,為聽障兒童的成長提供重要的保障。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