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芳助殘先進事跡
陳玉芳,女,60歲,一個土生土長的臨猗人。
她2007年被評為山西省道德模范,山西省第二屆十大公益事業(yè)功臣;2009年被評為運城市十大杰出母親、運城市十大杰出女性;2010年被評為山西省勞動模范,2011年被評為山西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2012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6年陳玉芳家庭被評為“全國文明家庭”,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 陳玉芳同志從1990年開始收養(yǎng)孤殘兒童,堅持以廠養(yǎng)校、舉家助學,身背百萬欠債卻始終不離不棄,共義務收養(yǎng)59名孤殘兒童。 一、創(chuàng)業(yè)致富,萌發(fā)扶殘助殘心 上世紀80年代初,陳玉芳便走出家門,上北京、去西安,多方學習裁剪縫紉技術;貋砗笤诖謇镛k了一所“代玉服裝藝術學!。隨后又創(chuàng)辦了華禹制衣廠。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催生了陳玉芳的社會責任感。2000年,陳玉芳辦起了職業(yè)技術學校。2003年,她又辦起小學、初中、職中為一體的博達學校。這所嶄新的民辦寄宿制學校,吸納了本鎮(zhèn)和全縣近千名農(nóng)家娃入學。同時“代玉服裝藝術學!眲潥w博達學校職業(yè)中學部。 鄉(xiāng)親們農(nóng)民女企業(yè)家陳玉芳寄予厚望,紛紛登門把孩子送到她剛剛辦起的學校?粗l(xiāng)親們信任的目光,陳玉芳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鄉(xiāng)親們送來的孩子教好,再苦再累也不能辜負鄉(xiāng)親們的信任。 有一天,陳玉芳正在辦公室內(nèi)批作業(yè),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牽著一個孩子來到辦公室。陳玉芳急忙把老人讓到辦公桌前坐下,給老人端來一杯水。這一老一小是耽子鎮(zhèn)柳家卓村人,姓姚,父親肢體殘疾,拄一雙拐。女兒自幼喪母,因家境貧困初中沒讀完就輟學。父親痛恨自己沒本事耽誤了女兒的前程,請求陳玉芳收下女兒,話沒說完老人就淚水縱橫。陳玉芳眼睛濕潤了,她能體會到老人的艱難。當即對老人說:孩子我收下了,今后學費、住宿費全免。此后,姚幸汝在初二、初三上了兩年,又升入博達職中部學了兩年計算機專業(yè),如今她被一家電子公司錄用。 陳玉芳為小姚免除費用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殘疾青年和殘疾人子女聞訊而來,陳玉芳只要是家庭貧困的都來者不拒。對于那些孤殘兒童,她更是呵護有加。每逢節(jié)假日學校放假,陳玉芳就把這些孩子帶到自己家里,一塊吃飯,一塊看電視、聊天。平時,這些孩子冬有冬衣、夏有夏衣。孩子的衣服臟了,陳玉芳兩個兒媳輪流著洗。孩子們都親切地叫她陳媽媽。 二、不輟善行,關愛殘疾 1990年,遼寧省鳳城縣后山溝村殘疾青年艾厚庭在中央電視臺上看到陳玉芳的報道后,千里迢迢慕名前來學習縫紉技術。陳玉芳一見艾厚庭,吃了一驚:嚴重的小兒麻痹后遺癥,站都站不起來,咋學裁剪縫紉技術?僧斔吹桨裢┣蟮哪抗猓瑳Q定收下這個青年。她和丈夫商量,自己掏錢送小艾到當?shù)匾患倚郝楸猿C正?漆t(yī)院,先看好病再學技術。經(jīng)過一年的手術治療,陳玉芳花費4000多元,小艾終于扔掉拐杖能行走了。他在代玉服裝藝術學校免費學了兩年多,回老家開了家服裝加工店,生意紅火。 對于特殊的孩子,陳玉芳因人施教。牛杜鎮(zhèn)永安莊雷澤明,雙腿殘疾,父親因車禍也落下終身殘疾。母親在他兩歲時帶他出走山東,在那里母親時常外出打工,整天把他關在屋里,使他雙腿殘疾越來越嚴重,沒辦法就把他送回了老家。奶奶看到孫子雙腿殘疾又不識一個字,擔心將來咋生活,陳玉芳不收一分錢又收養(yǎng)了這個可憐的孩子。把他安排在一年級,制定了學習計劃和康復訓練計劃。在學習上,先集中學習識字和計算。在康復上,每天早上和下午活動時間,指定老師帶領鍛煉腿部肌肉,增強雙腿的力量。半年下來,雷澤明的學習和康復訓練都有了明顯的效果。雷澤明畢業(yè)后,陳玉芳為他置辦了修鞋機器,在縣城保險公司附近補鞋修拉鏈,月收入2000元左右。 對于職中畢業(yè)自己闖蕩市場的殘疾青年,陳玉芳還要扶上馬送一程;加行郝楸缘呐嗄晷l(wèi)紅存在服裝班學成后,想在臨晉鎮(zhèn)上開一家服裝店,陳玉芳向她贈送了電動縫紉機、熨衣板等,忙前忙后幫她開起了店。不久衛(wèi)紅存就接到一個訂單,是加工100多套新款式服裝,這種新款式的裁剪她還不熟練。陳玉芳聽說,立即趕來為她講解要領,手把手地教,使她很快掌握技術,圓滿完成了這一訂單,淘到了第一桶金。 每當人們稱贊陳玉芳如何關愛殘疾人時,她總是說:“我從小就失去親生父母,體驗過什么叫難、什么是苦,我能為貧困殘疾人做點事,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三、幫助殘疾人致富是陳玉芳的不懈追求 幫助殘疾人致富是陳玉芳的不懈追求!2011年,根據(jù)部分殘疾人的愛好和需求,她籌借了二十多萬元創(chuàng)辦了以解決殘疾人就業(yè)為主導,以文化產(chǎn)業(yè)為支撐的愛潤信繡藝公司,2015年被確定為市級殘疾人實訓基地。先后承擔市、縣殘疾人刺繡、掃盲、按摩、網(wǎng)絡營銷、服裝裁剪等培訓班共11期,培訓學員400多人。 五年來,作為實訓基地,共為39名殘疾人提供了就業(yè)崗位,她們年齡17—49歲,月收入1500—3000元。目前已有30名成為優(yōu)秀繡娘,其中兩名分別獲得“運城市三八紅旗手”、“三晉巧姐”的稱號,所繡的產(chǎn)品遠銷臺灣、廣州、深圳、北京、太原等地,人均年收入2—3萬元。 在愛潤信繡藝公司培訓基地走出的殘疾人吳某,是一個患有精神疾病的小伙子。之前,覺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曾一度抑郁,幾度自殺。2017年,他來到了培訓基地,陳玉芳熱心開導,為他提供吃住、免費培訓。學得一技之長后,如今他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永濟市開辦了修補工作室,因誠信經(jīng)營,技術精良,生意紅火。 2017年10月,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繡藝指導師陳玉芳帶領8名繡娘(其中4名是殘疾人)為潞寶毛主席博物館制作巨幅刺繡作品《初春》,生動再現(xiàn)了毛主席等96位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民主人士參加全國第一次政協(xié)會議的情景。2016年5月,接到潞寶毛主席博物館刺繡任務后,陳玉芳女士組織8名繡藝精湛的繡娘,克服困難,加班加點,終于在十九大召開前完成了作品。該刺繡作品長7.46米,寬2.8米,大氣磅礴,繡藝精良,受到潞寶集團董事長、潞寶毛主席博物館創(chuàng)建者韓長安先生的高度評價,被懸掛在博物館接待大廳,供參觀者欣賞。 不輟善行一個夢,育孤扶殘三十年。三十年間,她盡其所能,先后資助530多名貧困家庭子女上學,為他們脫貧致富創(chuàng)造條件。為了實現(xiàn)助殘夢,她曾經(jīng)耗盡了所有的積蓄,欠債一百多萬仍無怨無悔。 憑博大胸懷,三十年不輟善行,何止山西生感動? 為殘疾事業(yè),百萬債未彎玉樹,只因心底藴芳菲。 這就是陳玉芳,一個大愛拳拳、柔腸脈脈的陳玉芳! 這就是陳玉芳,一個無悔于共產(chǎn)黨員稱號、感動河東大地的陳玉芳!